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

【完讀】逆轉正義 by 下村敦史|皇冠,2025

📖逆轉正義

▪️作者|下村敦史
▪️譯者|高詹燦
▪️出版|皇冠,2025

🔗https://moo.im/a/ghntDH
 


ℹ️簡介

〈裝沒看見〉
# 幫忙轉傳 # 霸凌 # 大炎上
「人渣!垃圾!生來就一副會霸凌人的嘴臉,給我下地獄去吧!」

〈保護〉
# 性侵犯 # 噁不噁 # 萌不起來
「性侵犯就該被去勢,你所做的就是這樣的事!」

〈始終緘默〉
#販毒 #求上車 #警察在幹嘛
「同樣的悲劇一再上演,根本就是無能的警方與緝毒官的錯!」

〈跟蹤狂〉
#跟蹤狂 #人帥真好 #人醜性騷擾
「他才不是我男友,他就是個該死的跟蹤狂!」

〈罪過的繼承〉
#怪我囉 #不是不報 #時候未到
「那傢伙身上明明就流著罪犯的血,卻完全不反省,還否認了一切的罪!」

〈死亡隨著早晨振翅而來〉
# 滾回監獄去 # 還裝啊 # 不自殺聲明
「出獄後還妄想過著平凡人的生活,少做夢了!」

 


【閱】電子書;🎁謝謝出版社贈書
【喜好】3.75 / 5

【心得】

 

⚠️以下會提及劇情❗️



參加活動時讀的篇章是〈保護〉,只看故事前半段時容易被敘述誤導,帶入一些刻板印象,從而認定真相就是我們想像的那樣。但故事後半段揭露兩位主角真實年齡後,儘管還是犯法,但給人的感覺跟一開始又不一樣了。

試讀心得:【非全文試讀】逆轉正義 by 下村敦史|皇冠,2025

 

其他故事多半也是這種模式,前半段讓讀者以為是這樣,後半段揭露了更多事情,徹底推翻從前半敘述建立起來的印象。雖說大多是這種誤導人的路線,但實際讀起來,還是多少讓人感到衝擊。

〈始終緘默〉隱藏的真相讓人有點感傷,為了自己的目的幾乎賠上自己的人生,雖說有他的堅持,但也不可能如他所願,仍有人為了毒品傷害別人。為了達到目的而犯罪,內心依舊有罪惡感,就算最後達到目的,心中大概也不好過。

〈跟蹤狂〉應該是其中劇情最簡單的。最前面女主角提到殺人,又回想起從前因為被騷擾才報警,加上故事八成會反轉,不難猜到本篇的恐怖情人究竟是誰。這篇就算平鋪直敘,讀起來也讓人感覺無力又恐怖。偏偏是警察,想求救又更難的感覺。

〈死亡隨著早晨振翅而來〉,職業讓人想到高野和明的《十三階梯》,這本很好看,推薦。由於這篇是最後一篇,看到中間大概就能猜到主角雖然踏出監獄但並非受刑人。

〈罪過的繼承〉,故事中原先的受害者家屬緊抓著仇恨,直到受害者後代成了加害者,大人才終於了解到傳遞仇恨的不可取。不過讀者畢竟是上帝視角,知道仇恨其實存在誤會,而且我們也不是當事人,才能比較簡單說起應該放下之類的話。雖然覺得這篇還好,但同樣感受複雜。

〈裝沒看見〉是校園霸凌,這篇讓我感覺最複雜。前面看起來老師幾乎無作為,而後面揭露老師是因為顧慮太多才選擇觀察,但他沒辦法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他人,反而造成了其他悲劇。揭發不公義的學生出發點是好的,但在揭露的過程中,隨之起舞的其他人,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,聲勢大的一方形成一股龐大的力量,這時若是發現其實真相不是一開始以為的那樣呢,萬一攻擊錯人,那會怎麼樣呢?

這篇讓我心情最複雜,一開始的顧忌有道理,但看在學生眼中成了不作為。滿腔熱血想解救被欺負的同學,沒想到其中有隱情,反而害了別人。

-

看見不公平、不正確的事情會想幫忙發聲或是譴責,但每個人心中的正義並不相同,也會受到性別印象或其他刻板印象影響,從而做出不同的判斷。
儘管出發點是為了正義,但在資訊並不全面的狀況下,很可能演變成困擾或霸凌,導致另一種不正義。

讀到一半突然想起「督割事件」,知道的人是不是都有年紀啊😂
事件當下我沒有跟到,不過有陣子只要有人爆料,推文就有人提到莫忘督割。

每個故事都不算長,但內容都很值得思考。

-

【書摘】


🔖「霸凌的契機這種東西其實若有似無,只要稍有讓加害者們感到「看不慣的事」,就可能會突然引來他們不合理的對待。在社群網站上也一樣,許多人會對自己心中的不悅強行賦予正當性,然後若無其事地說出傷害他人的話來。」


🔖「只要有自己覺得對的理由,不管用什麼方法攻擊別人,展開謾罵,都無所謂嗎?」



--

https://hiyellowduck102.pixnet.net/blog/post/36711400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【漫畫】已經習慣獨自一人,未婚夫放置中!(1) by 晴田巡;荒瀬ヤヒロ|東立,2025

📖已經習慣獨自一人,未婚夫放置中!(1) ▫️漫畫|晴田巡 ▪️原作|荒瀬ヤヒロ ▫️譯者|叢琳 ▪️出版|東立,2025/09  🔗 (紙)博客來 、